查看原文
其他

74岁女性的心脏里竟长了个“麻花”,接下来医生的举动更让人心惊胆战丨医起推理吧

医脉通medlive 医脉通
2024-12-05



导读

医疗最难的不是技术,而是给医生一个冒险的理由。


来源:医脉通
作者:王玉伟
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,未经授权请勿转载。




「医起推理吧」之第 15 弹

01

频繁的手术


患者为74岁女性,近几年可算是跟“经皮手术”较上劲儿了,如果称之为“有创诊疗操作”也可以。


7年前,患者胸痛,确诊为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”,行“冠脉造影”并“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”。


1年前,患者再次胸痛,复查“冠脉造影”,评估冠状动脉状况后,医生建议患者继续药物治疗。


5个月前,患者腰痛,诊断“腰椎退行性病变”,行“经皮椎体成型术”,俗称“打骨水泥”。


2天前,患者再次胸痛加呼吸困难,就诊于心内科门诊,查心电图发现弥漫性ST段压低,超敏肌钙蛋白(hs-cTn)32pg/ml(参考值0-10pg/ml),以“急性冠脉综合征”收住心内科,由王乂医生接诊。



02

紧急的造影


王乂问过患者病史,又进行了简单的查体。


此时患者胸痛症状有所缓解,且生命体征平稳,心肺听诊大致正常。于是王乂舒了一口气,仅凭hs-cTn升高还不足以诊断急性心肌梗死,毕竟hs-cTn检测要比常规肌钙蛋白(cTn)检测敏感得多。


那么hs-cTn能有多敏感?在低于第99百分位值时能检出<50%表面健康人员的方法为常规cTn检测方法,能检出50%~75%表面健康人员的方法为第一代hs-cTn检测,能检出75%~95%表面健康人员的方法为第二代hs-cTn检测;能检出大于95%表面健康人员的方法为第三代hs-cTn检测。


患者出现症状3小时内2次hs-cTn的监测对诊断心肌损伤的敏感度可达100%;对于发病3小时内就诊的患者,还可以采用hs-cTn的0/1h、0/2h、0/3h快速诊疗流程来确诊或排除急性心肌梗死;早期1小时或2小时内的hs-cTn水平的绝对变化可替代3小时或6小时后的绝对变化。


hs-cTn无疑给心内科医生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带来了巨大的帮助,但也给心内科医生带来了巨大的会诊工作负担。


王乂自然了解这些,在安排冠心病基本药物治疗的同时复查了hs-cTn,结果由32pg/ml升至672pg/ml。这下没跑了,立马诊断“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”


这个结果狠狠戳了王乂一下:“糟糕,还没写病历呢!”


不但没写病历,还没签字呢,除此之外这边还有新入院等着问病史的,那边还有要出院记录和诊断证明的……王乂以每分钟60字的速度书写着病历,以打印机燃烧的速度打印着各种知情文件,以相声贯口的速度交代着病情,在征得患者和家属同意后紧急安排冠脉造影检查。


刺激不?这就是心内科医生的日常。


如果说这种忙碌是“平常”,那接下来的事情就是“非常”。



03

心脏的“麻花”


“左侧冠状动脉弥漫性钙化伴小血管病变……”手术医生一边造影,一边叙述。


“右侧冠状动脉中段支架良好,远端内膜不规则……嗯?这是啥东西,心脏里面怎么多了一根‘麻花’?”手术医生看着右心房位置,发出了疑问。


此言一出,立即引起众人围观。


这个“麻花”是一根长度约1公分的不透射线结构,随着心脏的跳动可以变换位置,在推注造影剂后,和右冠远端重叠,好似右冠发出的奇特的分支。但在未推注造影剂的情况下,也可以看到“麻花”的显影,确实是异物,但到底是什么呢(图1-3)?


图1 右冠远端的“麻花”。图源:作者供图


图2 “麻花”随心脏活动。图源:作者供图


图3 推注造影剂前也可见“麻花”。图源:作者供图


还在病房的王乂得知术中情况后,立即调取了患者1年前冠脉造影结果,当时心腔内并没有异物,可见“麻花”是最近1年内出现的,这一年内患者到底经历过什么?


“啊!难道说……”王乂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,但他没有立即下结论,而是做了三件事:


1.患者临床症状、hs-cTn升高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,虽不需要再次支架植入,但需要长期药物治疗,故继续完善治疗。

2.需要为患者安排进一步检查,评估“麻花”的状态,顺便排查患者是否合并肺栓塞等疾病。

3.查阅文献,寻找资料来印证心中的答案,必要时呼叫援军。


具体检查结果如下:


1.心脏超声发现右心房内漂浮异物尾部延伸下腔静脉开口,未发现明显的瓣膜功能障碍、心包积液或新的室壁运动障碍(图4)。

2.胸部CT同样描述了右心内异物,并且CTPA排除了肺栓塞(图5-6)。

3.同时,查阅文献后的王乂也越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,出于慎重考虑,他呼叫了援军——自己的好友、骨科医生“杰哥”,他们的对话讲明了一切。


图4 超声下可见异物。图源:作者供图


图5 CT下可见异物。图源:作者供图


图6 CT下可见异物。图源:作者供图



04

隐秘的真相


王乂对患者说话小心恭敬,但跟朋友交流肆无忌惮,毫不客气地张口就来:“杰哥,你会不会做‘经皮椎体成型术’?”


杰哥反问道:“就跟你会吃饭一样。”


“那你听说过‘骨水泥渗漏’吗?”


“就跟听你不说人话一样。”


两人说完,彼此会心一笑。


王乂已经查过研究,出现有临床症状并发症的经皮椎体成型术患者中,有66%与骨水泥渗漏相关,其中包括血管渗漏、椎管渗漏、椎间盘渗漏、椎体周围软组织渗漏。因为椎体周围有丰富的静脉丛,即是血管渗漏的解剖学基础。


有文献报道说静脉渗漏发生率为88%,最常见发生在椎基静脉和节段静脉,但大多数是局部渗漏,术后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很多患者出现血管渗漏的影像学表现,但只有极少数患者会出现临床症状。


王乂继续问:“你有没有见过骨水泥跑到心脏里的?”


杰哥立即明白了王乂的来意:“你肯定是见过了,资料调出来我看看!我确实见过一些骨水泥渗漏至血管最终转移到心脏和肺部的报道,但很少有严重症状。”


有回顾性队列中报道,心腔内骨水泥栓塞发生率为3.9%,但因骨水泥大小而不同,可以无症状、只是偶然发现,也可以瓣膜功能障碍,甚至心脏填塞危及生命,引起心室游离壁破裂、需紧急手术干预。有研究发现骨水泥导致肺栓塞、心脏穿孔等致死性疾病发生率仅为0.01%~0.6%。


杰哥了解患者的病史及检查结果后,得出了与王乂同样的结果,这个“麻花”大概率是骨水泥。


王乂嘴欠:“你怎么这么窝囊,就不能想办法降低一下渗漏的发生率?”


杰哥反击:“我们可以做好术前评估,压缩严重的骨折、椎体骨折形态呈双凹型、椎体后壁不完整的病变,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的风险增高。再就是小心操作,如果术中出现异常,立即停止注入;如果术后出现胸痛、咯血、呼吸困难甚至晕厥,需及时排查原因并处理,一旦明确渗漏所致,立即通过手术将水泥块取出。”


“如果发生了渗漏,却没有症状怎么办?”


“目前研究没有统一推荐,具体案例具体分析,你要是不窝囊,就把‘麻花’取出来呗。”


“我早有此意,你等着!”说罢,王乂扬长而去。



05

冒险的理由


“你疯了吗?”在同事得知王乂要取出“麻花”的时候,强烈抗议道。


“你看,既然这个‘麻花’能在心腔内动来动去,说明它非常不稳定啊,指不定啥时候就脱落了,然后‘咔嚓’——堵塞!”王乂边说边比划着,“你觉得卡在瓣膜上好,还是造成肺栓塞好?与其让它不慎脱落,还不如直接把它取出来!”


“没那么容易,如果这个‘麻花’边缘尖锐,套取的过程中很可能会损伤血管!不做手术遇到危险和做完手术遇到危险是完全两码事,前者可能归因于疾病本身,后者就只会赖手术。出了事故,你还想继续干医生吗?”


这一盆冷水给王乂当头泼下,王乂哑火了:“我……我去找老大。”


主任就是主任,经验丰富、技艺高超,而且擅长与患者交流,他不但支持了王乂的想法,还亲自出马和患方谈话。在明白利弊之后,患方毅然同意手术,愿意承担手术风险——患方的态度也是造就医学奇迹的必备条件。


患者再次来到导管室,经股静脉穿刺置管,医生们凭借高超的技术用抓捕器取出了这个1.0×0.5×0.5cm的硬质异物。经病理科分析,该“麻花”成分跟骨水泥一致(图7-8)。


图7 术中抓捕“麻花”。图源:作者供图


图8 “麻花”本相。图源:作者供图


自此,诊疗结束,异物脱落栓塞的风险也被解除。


王乂,继续回归心内科的工作舍身忙碌。


看来,医疗最难的不是技术,而是给医生一个冒险的理由。


参考文献:

[1] Trongtorsak A, Saad E, Mustafa A, et al. Incidental detection of an intracardiac cement embolism complicating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during cardiac catheterization: A case report[J]. J Cardiol Cases, 2022, 26(2):151-153.

[2] 郭瑞, 文豪, 杨利学, 等. 椎体强化术后骨水泥渗漏并发症与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[J].  中华创伤杂志, 2019, 35(1):50-56.

[3] 急诊胸痛心血管标志物联合检测共识专家组,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, 急诊医学分会. 急诊胸痛心血管标志物检测专家共识[J].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, 2022, 31(04):448-158.

[4] Alan WU. 高敏肌钙蛋白争论的十个要点[J].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, 2012, 35(12):1094-1096.


责编|米子

封面图来源|视觉中国





精彩回顾

➤ 10月起,大批医生将在晚上和周末开始“加班”

➤ 67岁男性捂住胸口不停喘息,原因为何?

➤ 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,为何是mRNA技术,为何授予他们二人?

➤ 患者家属向政府热线投诉医生,热线回复太给力!尤其最后一句,让人直接破防……

戳这里,更有料!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医脉通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